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 分享技术
“百千万工程”科技特派员帮扶,兴宁大坪镇红米稻种植示范试验田喜获丰收
分享技术 2024-07-24 09:29:48

7月21日上午,在兴宁大坪镇大东村坪洋湖生态农业种植区红米稻种植示范试验田,收割机游走,忙碌收割。经过现场计量计算亩产达1026斤,红米稻种植示范试验田喜获丰收。


收割现场有来自“百千万工程”科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轻骑兵师生服务团队成员、大坪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人员、大东村村委班子、坪联村村民代表等,共同见证了红米稻收割,同时,现场吸引了一批邻近村庄的村民围观,纷纷表示接下来也想加入种植红米稻的队伍,增加产量及收入。

“我种了一辈子红米稻,这次全程参与红米稻种植,遵循了传统生态种植方式的同时,运用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与精准田间管理等方法,让农民学到了很多红米稻从育种到种植田间管理等好的技能。”村民朱洪涛高兴地说,之前传统种植红米稻亩产300—400斤,产量一直不能提高,通过省农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陈伟的指导,感受到科技助力农业的力量。“我信心满满,为下一轮推广红米稻种植推广与应用积极做好准备。”


大坪镇坪联村坪洋湖生态农业企业负责人杨伟斌表示,接下来,将开始大面积种植红米稻新品种,同时,充分借鉴陈伟在叶南渔村助力漉菜产业的经验,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助力典型村特色客家腊味产业积极作出贡献。

据悉,自2023年12月以来,省农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陈伟、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维、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副教授夏爱玲等和广州工商学院农技“轻骑兵”团队开展组合式帮扶兴宁大坪镇乡村红米稻种植,通过前期精心调研与分析、科学优选良种、现场进行育种种植操作与指导、线上线下提供科学施肥与田间技术管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在兴宁大东村坪洋湖生态种植区开展优质红米稻种示范种植与推广工作,为进一步帮扶典型村坪联村打造客家腊味鱼(娘酒糟鱼)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