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 实践创意
兴宁市教育局:厚培人才成长沃土,助推兴宁教育振兴发展
实践创意 2021-12-01 09:59:33

近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开展人才引育工作,采取“引进、培育、用好、改革”等措施,全方位统筹推进各项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为兴宁教育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开辟多条渠道,广揽四方人才

2012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公开招聘全日制本科以上优秀高校毕业生713名;2018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梅州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和“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计划”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名,此举有效提高了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通过多种途径,培育本土人才

通过学费补助,鼓励在编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水平;依托“范剑冰奖教基金”和全市20个镇(街)教育基金会,每年评选并奖励“突出贡献”及优秀校长、教师;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0名,省特级教师27名,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叶剑英基金优秀校长及优秀教师205名;梅州市“嘉应名校长”13名,“嘉应名师”90名、梅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名;兴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名,兴宁市“学科带头人”176名。

2021年范剑冰奖教师节颁奖大会

注重因材“任”教,善待用好人才

将引进的高素质人才集中在兴宁一中、齐昌中学等城区重点学校任教,重点安排到毕业班等重点教学工作岗位,其中4名研究生被提拔到学校中层干部岗位,同时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帮助引进人才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兴宁,发挥作用。

兴宁市第一小学“县管校聘”述职

实施多项改革,促进人才成长

突出以省“新强师工程”为龙头,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9年全市共有958名中小学教师交流到外校任教;推动县域内校长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两年来共有67名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到外校任职;在梅州各县区率先开展学校中层干部竞聘,2021年全市74所中小学共计825名教师报名参加697个中层干部岗位的竞聘;实施教研体制改革,公开遴选学科教研工作室主持人40名,采取“教研室+教研基地+学科教研工作室”的模式探索教研创新,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来源:兴宁党建


 

上一篇:

下一篇:兴宁市工业园区人才驿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