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策对租金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对你们公司和你们孵化的小微企业很实用,可以了解一下”……日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与军休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送政策到企业,让企业对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利好政策有更深了解。
梅州是兵源大市,每年退役官兵人数约1100多名,除少部分符合安置政策由政府安置工作外,退役后90%以上即进入待业状态,脱下军装后的军人们如何更好“转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精准化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就业招聘、技能培训、创业促进等平台,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建孵化基地助力实现创业梦
今年5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梅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打响梅州军创品牌。
在兴宁市龙田镇羊岭村,一座鸽棚在荒山上拔地而起,约600平方米的鸽棚里有2500对鸽子。“这是退役军人种鸽产业扶贫基地,与退役军人合作共建,养成后由我们公司回收。”退役女兵赵媛是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她说,该公司在孵化项目的同时,也加强与退役军人的合作,共建项目。“退役军人在初期会比较迷茫,我们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对有志创业的退役军人在企业设立、税费优惠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她说,对想在养鸽行业发展的退役军人,可以提供技术、种苗、饲料,养成后保价回收、统一打造品牌。
退役军人种鸽产业扶贫基地
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伟波是一名有军营情节的人,他认为退役军人经过部队长期教育培养,经受了艰苦的意志磨练和能力锻炼,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吃苦精神和较好的适应能力。2017年,该公司成立新农汇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探索孵化退役军人创业项目。迄今,已为18名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带动106名退役军人就业。同时,该公司也招募多名退役军人。
退役军人王健午,创建的“闲想食”就是该公司孵化项目之一。2017年,他通过朋友圈售卖当地农产品,随后,在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下到该公司学习“陈小鸽”经验后,随后成立梅州市闲想食有限公司,并创办闲想食电商服务站,现在销售额每月达15至20万元,闲想食电商服务站带动14名退役军人参加电商培训,共同实现创业梦想。
今年,梅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挂牌后,该公司在孵化、引导退役军人创业方面再迈进。其中,与退役军人王官华合作,成立金绿家禽屠宰有限公司。走进该公司,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我们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肉鸽屠宰,每天产能5万只;一条是家禽,产能2万只。目前,试运行期间每天屠宰2万只肉鸽。”王官华说,目前,该公司约有50名工人,今后在招聘时会优先招募退役军人。
政策“活血” 技能“输血”
孵化基地“点燃”退役军人创业梦想,我市依托利好政策为退役军人梦想添加“助燃剂”,不断让中央、省各项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利好政策措施在我市生根结果。同时,开展好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等,共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小额创业免息贷款、创业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近年,国家、省先后出台“政策大礼包”,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落实创业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等相关配套资金300多万元。“国家把好的政策落实到退役军人身上,对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看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王健午说,创业至今,他已经申领1.8万元的创业补贴、租金补贴。对他而言,补贴让他减轻了一些压力,有更充裕资金补充货物。赵媛也表示,按照相关政策,他们公司也能申请优惠政策,对企业而言,倍觉暖心。
“近期,各县(市、区)也都在组织开展免费为退役军人提供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与军休服务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在推进好创业的同时,以开展适应性培训为起点,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举措齐头并进,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2019年至2020年,组织全市2143名退役军人参加全员适应性培训,培训率达99.49%,帮助大批退役军人快速融入地方,尽快实现从“战”场到职场的角色转变;先后举行了四场市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提供约4000多个就业岗位。
上一篇:
下一篇:兴宁市工业园区人才驿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