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兴宁市大坪镇人才驿站与大坪镇团委的积极牵线搭桥下,广东药科大学“红韵客行”实践团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客乡之行”突击队,先后前往大坪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这片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活动期间,广东药科大学学子们化身“资助政策宣传员”,深入圩镇、走进村居,以“普通话+客家话”双语模式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讲。他们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手册、入户走访等形式,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八项资助政策精准送达有需要的家庭。一句句清晰的解读,一次次耐心的答疑,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深入人心,助力乡村学子梦想启航。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突击队则聚焦乡村法治建设与数字鸿沟问题。他们联合专业律师开展“用法律守护生活”主题普法活动,通过情景剧、方言讲解生动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实用法律知识及反诈技巧。队员们还化身“银龄数字辅导员”,在圩日街头和农户家中,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开启反诈APP预警功能,并贴心制作方言版《老年机使用小贴士》,用青春智慧弥合“数字鸿沟”,守护乡村“夕阳红”。
两校学子还分别前往革命烈士黄文杰故居、罗屏汉故居参观学习,在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历史故事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信仰力量,筑牢服务乡村振兴的思想根基。同时,学子们实地走访“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潭坑,参观考察丝苗米种植基地与加工厂,并与全国劳模罗新辉深入交流,了解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与发展。
在大坪镇人才驿站举行的聚焦人才与未来的座谈会中,大坪镇党委委员罗俏城、副镇长罗威与两校实践团队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罗俏城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迫切需要广大青年才俊的智力支持与热血奉献。她还详细介绍了大坪镇特色产业(如非遗美食“布骆包子豆腐”、“逗乐大菽”零食豆干、绿色丝苗米品牌“味多来”等)的成功经验与“归雁计划”、定向人才招生等政策机遇,并指出乡村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
罗威表示,一是希望同学们毕业后选择返乡或扎根基层,尤其是在医疗、教育、技术等关键岗位,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家乡建设;二是争当家乡“代言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积极宣传大坪的文旅资源与优质农特产品,善用新媒体等平台扩大家乡影响力;三是认清基层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发展蓝图,在乡村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成为驱动大坪镇振兴的“新禾”力量。
大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兴宁市大坪镇人才驿站深化校地合作、引育青年人才服务乡村的重要实践。驿站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高校学子了解大坪、走进大坪、建设大坪,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共同书写大坪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