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黄槐镇培训激活振兴“芯”动能
政策 2025-08-05 10:04:14

  7月31日,梅州兴宁市黄槐镇政府会议室变身“科技助农前沿阵地”。一场聚焦丝苗米、旱稻种植与百香果高效栽培的专项培训火热开讲。活动由嘉应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团发起,天河区驻黄槐镇帮扶工作队、黄槐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黄槐镇志愿者队伍、人才驿站及嘉应学院突击队协办,吸引了70余名种植户和合作社代表踊跃参与。

image.png

 

  课堂传真:专家“把脉”开良方

  培训伊始,天河区驻黄槐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王智斌作动员讲话,强调“核心技术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鼓励学员将知识转化为田间的生产力。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国英聚焦粮食安全,深度解析丝苗米与节水抗旱稻特性差异,指出推广抗旱稻是激活边际土地、应对耕地和水资源挑战的“利器”。她创新性提出,将抗旱稻推广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结合,为粮食安全筑牢科技根基。


image(1).png

  深耕百香果产业的梅州市虎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仕耀,则系统传授了高效栽培“全链条”技术:从抗病良种选育、科学建园规划,到规范育苗、水肥精准管理、绿色防控,再到优化定植密度与双主蔓整形修剪,为果农提升品质效益提供了清晰路径。

image(2).png


  课堂互动热烈,农户争相抛出生产难题,专家现场“开方”解惑。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直击痛点,参训农户直言“收获满满”,对提升产量品质信心倍增。

  田间问诊:精准“施治”解难题

  科技助农不止于课堂。当日下午,技术团队马不停蹄,深入两位百香果种植户的果园,开展“泥土味”十足的现场教学与精准“诊疗”。

image(3).png

  在一处果园,专家发现因种植过密导致严重荫蔽,百香果花朵感染灰霉病(呈现“喇叭状”闭合并生灰色霉层),果实表面也出现炭疽病斑痕。 另一果园则因地势低洼、近期多雨导致积水,幼苗叶片发黄、生长停滞。专家现场诊断指出,积水导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受损,并为病菌滋生提供了温床。

image(4).png


  “百香果怕旱也怕涝!” 杨仕耀现场开出“处方”:立即摘除大量老叶改善通风透光;花期喷施腐霉利防治灰霉病;针对黄化幼苗,需及时排水松土,并补充微量元素叶面肥,助果树恢复生机。

科技赋能:绘就黄槐农业新图景

  此次“课堂+田间”的立体化培训,是 “‘高校+政府+企业’助农模式” 的生动实践。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罗海华博士团队、天河区驻镇帮扶工作队、地方政府与农技专家形成强大合力,将科技精准送达生产一线,为黄槐镇的丝苗米、节水抗旱稻及百香果等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image(5).png

  当科技的“星火”真正润泽田畴,知识的“密码”转化为丰收的底气,一幅以技术为笔、以产业为墨的农业提质增效新画卷,正在黄槐镇的沃野上徐徐展开。现代农业的智慧之光,正照亮黄槐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