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十大茶油品牌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前期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10个品牌获评“广东十大茶油品牌”称号,其中,梅州市兴宁市保仪生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下称“保仪生态”)的山茶油自主品牌“六千岁”榜上有名。
“目前企业主打产品为山茶油,每年销量稳定增长,仅这一款产品就有2000多万元销售额,在广东、四川、重庆、北京、湖南、江西等地拥有不少客户群体。”保仪生态总经理方一介绍,除“六千岁”品牌山茶油外,公司还开发出“美椿宝”等茶籽洗涤系列产品10多种,全年综合产值3000多万元。
甄选好果,端稳生态“金饭碗”
油茶采收季结束不久,在叶塘工业园占地55亩的保仪生态科技精深加工工业园基地里,空地上都密密麻麻铺满了油茶果。
“现在是我们的‘农忙期’,公司员工30多人全部到车间帮忙了,大家齐心协力做好榨油前的准备工作,最高峰时需要200多人。”该公司总经理方一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除需处理自有基地茶果外,还收购了各地鲜果900多吨。
“几乎每天都有鲜果运来,多的时候门口都铺满了,车都开不进来。”方一介绍,为保证茶油品质,他们会在鲜果采摘前一周组织专业人员上门取样,带回实验室检测出油率、出籽率,收购晾晒时也会进行挂牌区分,“12月我们计划再收1000吨茶籽,根据杂质、霉变含量及出油率、出籽率进行定价。”
据了解,工厂配备了现代化自动生产线和全套进口检测设备,整个生产过程安全可控,且基本实现全机械化操作,无须大量人力。“我们计划12月中下旬开始榨油,4条茶果茶籽处理生产线同时启动,一条生产线最多需要5人,每天可榨茶籽20吨左右,一小时能灌装约2000瓶山茶油。”方一说。
科技驱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作为“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梅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仪生态是梅州市兴宁市集油茶种植、山茶油精深加工和研究、山茶油衍生产品加工、油料(茶果茶籽)加工及交易产业链为一体的油茶企业代表,拥有各种技术专利14项,是梅州市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科技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榨油后的茶枯是很好的天然绿色肥料,茶壳还能制成食品级活性炭和生物颗粒燃料。近期我们已与相关企业取得了合作。”方一表示,油茶相关口红、润唇膏等化妆品正在研发,相关生产车间也正在设计建设。
为推动工艺生产标准化,保仪生态斥还巨资将香港专业团队引进工业园,按国际标准建设和管理。工厂配备现代化全自动生产线和全套进口检测设备,每天可处理20吨油茶籽原材料,生产精炼成品油5吨。
从原料到成品,保仪生态实施全程严格质量监控,22道质量检测,5道物理过滤,配备国内领先油脂质量检测实验室,自有品牌六千嵗山茶油产品每一批次均送检SGS,按照欧盟标准检测,产品出口香港及海外市场。
“以人为本、科技为先”。保仪生态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及技术研发、配方研发合作,不断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拓宽油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延长油茶产业链,增加产品副加值,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目前现有各种技术专利 14 项,并先后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博览会科技创新奖”、“2019 年度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梅州市茶油精深加工(保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称号。
接轨国际,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2014年6月,保仪生态决定创立并注册“六千嵗”山茶油品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六千嵗”团队在基于管控好品质的基础上聚焦营销,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行的模式,不断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当前,保仪生态已与线上18家平台展开合作,线下有600多个销售点,产品有山茶油、茶籽洗发露、沐浴露、精华油、植物洗涤粉等。
为扩大海外市场,2017年保仪生态及产品已分别通过 ISO22000、HACCP、中国追溯、三同标准、中国有机、美国有机(USDA)、出口备案等认证,并先后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广州)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业博览会”、“二十八届香港贸发局美食博览会”、“广州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等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六千嵗”品牌建设和市场曝光率。
保仪生态还积极响应兴宁市委市政府号召,2017年牵头成立了兴宁市茶油协会,联动引领兴宁油茶产业持续发展,接轨国际标准,把兴宁油茶推向世界。
以龙头为引领,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目前兴宁市种植、加工、销售相关的油茶企业已达300多家。以保仪生态为代表的油茶龙头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实现利益联结,带动兴宁市发展油茶产业农户超3万户。目前兴宁已形成有机认证油茶2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个,高新技术产品2个,知名茶油品牌有“六千岁、山茶树、鸿利丰、罗浮阳天、茶之乡、泰狮”等。
上一篇: